端淬試驗機是檢測金屬材料淬透性的關鍵設備,新手掌握其操作需圍繞“設備認知-試樣準備-規范操作-數據記錄-安全防護”展開,通過標準化流程快速上手,確保試驗結果準確可靠。?
首先需建立基礎設備認知。端淬試驗機核心由加熱系統(高頻感應加熱器或電阻爐)、冷卻系統(噴水裝置、儲水箱)、試樣定位機構(夾持裝置、升降臺)三部分組成。開機前需檢查各部件連接:確認加熱線圈無破損、噴水孔無堵塞、儲水箱水位達刻度線(需高于水泵進水口),同時打開設備總電源,測試急停按鈕是否靈敏,確保設備處于待機就緒狀態。?
試樣準備需嚴格遵循標準。根據GB/T 225-2006《鋼淬透性的測定方法》,試樣需加工為φ25mm×100mm的圓柱形,表面粗糙度Ra≤1.6μm,兩端面需平行且垂直于軸線。加工后需用砂紙打磨去除表面氧化皮與油污,避免雜質影響加熱均勻性;若試樣為合金鋼等易氧化材質,可在表面涂抹防氧化涂料(如硼酸鋅涂層),晾干后備用。?
規范操作是試驗成功的核心。第一步“加熱升溫”:將試樣固定在夾持裝置上,調整加熱線圈與試樣的間隙(保持2-3mm),設定加熱溫度(如碳鋼通常為850℃-950℃),啟動加熱系統,同時開啟溫度監控(通過熱電偶實時監測試樣中心溫度),待溫度達到設定值后,保溫5-10分鐘(保溫時間根據材料厚度調整,確保試樣內外溫度均勻)。第二步“冷卻端淬”:保溫結束后,立即啟動升降臺,將試樣快速降至噴水裝置處,使試樣一端(冷卻端)正對噴水孔,開啟噴水閥,控制冷卻水壓力(通常為0.15-0.3MPa)與流量,確保冷卻端均勻受冷,冷卻時間需根據材料特性設定(一般為10-15分鐘,直至試樣冷卻至室溫)。第三步“試樣取出”:關閉噴水閥,升起試樣,待其冷卻后,卸下試樣備用。?

數據記錄與后續處理不可忽視。試驗過程中需實時記錄關鍵參數:加熱溫度、保溫時間、冷卻水壓力、冷卻時長,同時標記試樣冷卻端的朝向(確保后續硬度檢測方向準確)。冷卻完成后,需按標準將試樣沿軸線方向切開,在距冷卻端不同距離(如1mm、3mm、5mm...)處選取檢測點,用硬度計測定洛氏硬度,繪制硬度-距離曲線,完成淬透性分析。?
安全注意事項需貫穿全程。操作時需佩戴耐高溫手套、護目鏡,避免加熱時燙傷或金屬飛濺傷人;加熱過程中禁止觸碰加熱線圈與試樣,防止觸電;設備運行中若出現異常(如加熱溫度失控、噴水故障),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切斷電源后排查故障。試驗結束后,關閉設備電源,清理加熱線圈與噴水裝置殘留雜質,排空儲水箱內的污水,保持設備清潔。?
通過以上步驟,新手可在1-2次實操后熟練掌握端淬試驗機操作,關鍵在于嚴格遵循標準流程,注重細節把控,既能保障試驗安全,又能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與重復性。?